年轻人爱上“泡馆”,博物馆火爆背后的趋势洞察
日期:2025-03-25 14:39:13 / 人气:23
刷短视频,博物馆vlog轻松点赞过百万;看小红书,博物馆出片攻略频现;刷朋友圈,要么是博物馆九宫格照片刷屏,要么是没约到门票的遗憾声声。自去年后半年起,博物馆持续破圈,“泡馆”成为年轻人的新风尚。
春节期间,博物馆更是当之无愧的顶流。据国家文物局统计,2025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,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264.87万人次,日均超1000万人次,相当于每天一个小国家的人口在逛博物馆。

其实,从去年开始,“文博热”就已萌芽,博物馆正带动文化消费市场重构。让我们从趋势角度,看看博物馆为消费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与启发。
博物馆:城市经济新引擎,文旅流量新入口
如今,博物馆不再是“高冷”的文化殿堂,而是城市经济的新引擎,加速释放城市文旅等方面的经济价值。无论是综合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中国国家博物馆,还是地区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南京博物馆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甘肃省博物馆,以及聚焦细分行业的青岛啤酒博物馆、中国丝绸博物馆等,都在引领潮流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,再创历史新高。博物馆不仅带火了周边景区和商业体,还催生了新的文旅模式。
博物馆IP文创兴起:从“文物复刻”到“跨界共生”
起初,博物馆文创多为仿制文物摆件或带有博物馆元素的日常用品。如今,博物馆文创IP效益显著,文化、艺术、实用乃至情绪价值兼备,接连出圈。这不仅吸引了更多关注,也带来了丰厚收益。2024年,三星堆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馆等文创年销售额均超亿元。
受欢迎的博物馆文创兼具文化性、艺术性和实用性,以珍贵文物或特色文化为灵感,进行时代创新和现代化表达,满足消费者需求。例如,洛阳博物馆的“断货王”朱颜镜,灵感来源于馆藏文物,高颜值且便携;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,造型精美,还创新了AR互动。
此外,甘肃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因萌化设计而备受欢迎,苏州博物馆的吴王夫差剑毛绒挂件、故宫博物院的趴趴猫摆件等,都以趣味特性戳中年轻消费者。
博物馆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,提炼代表性符号和元素,通过跨界融合,将文物元素植入现代生活场景,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释放。
沉浸式体验经济崛起: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消费
随着数字技术提升与落地应用,其为文旅行业带来全新生产力和吸引力。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打造“可触摸的历史”,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。在VR、AR、AI等技术支持下,沉浸式剧目、解谜“剧本杀”等让博物馆“活”了起来。
例如,故宫博物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“云游故宫”体验,“数字故宫”小程序整合全景故宫、文物展示等功能,打破时空限制,让游客便捷感受故宫魅力。还有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穿越剧游,让游客穿越回民国时期。
心理学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“心流理论”认为,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时,会进入沉浸状态。在这些沉浸式博物馆体验中,游客与外界“隔绝”,与历史深度对话。
研学市场井喷:从“参观讲解”到“深度参与”
临朐县博物馆推出“探索山旺化石成因之谜”等研学课程,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学习资源和实践契机。青海省博物馆推出“文物上的神奇动物”研学营,讲述历史文化知识,激发孩子们兴趣,并助力理解环保理念。
随着教育理念升级,家长、学校、机构认识到实践式、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。博物馆作为文化和历史载体,提供了丰富教育资源,研学市场正迎来井喷式增长,从“参观讲解”转向“深度参与”。
博物馆与餐饮融合:“一博一咖”成为常态
从“博物馆里喝咖啡”的新奇探索到咖啡店成为博物馆标配,博物馆与餐饮行业紧密融合,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。
三星堆博物馆的咖啡店吸引消费者打卡,不仅品质不输其他咖啡店,还具备差异化特点,带给消费者惊喜体验。故宫角楼咖啡也是博物馆咖啡界的顶流,设计、产品创新及社交媒体人设都“宫”味十足。
博物馆咖啡店的走红反映了消费者需求向体验化、价值化转变,也折射出空间叙事正在重构,文化场景正在进行商业活化改造。同时,各产业间的融合创新将带来生意新增量。博物馆咖啡店的核心在于构建真正的文化消费心智。
新中式生活美学:国潮消费融入日常
博物馆火爆之外,“新中式生活美学”正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。穿着新中式服饰、吃着中式烘焙、端着中式茶饮……国潮消费已融入衣食住行。
“新中式”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,消费者热衷于体验中式文化内涵,追求有新体验的产品和服务。在这股浪潮中,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对传统文化浅尝辄止的了解,而是怀揣敬畏之心与探索热情,去探寻其深刻内涵与智慧结晶。
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场所,消费潜力巨大。未来,将通过文创产品、餐饮、旅游、数字化体验等方向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。要接住这波流量,创新、跨界、数字化将是关键。博物馆不仅能“看”,还能“玩、吃、喝、穿、游、学”等。
作者: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
新闻资讯 News
- 伦敦金丝雀码头"退租潮":全球金...04-02
- “对标”背后的战略哲学:承认差...04-02
- 北京写字楼市场“双周期叠加”下...04-02
- 人机协同的信任边界在哪里? 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