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标”背后的战略哲学:承认差距,还是重构规则?

日期:2025-04-02 18:47:05 / 人气:8


一、对标的双重逻辑:从“借势”到“颠覆”
传统认知:对标=示弱?

行业常见误区认为“对标即承认不如对手”,尤其在燃油车时代,新品牌对标标杆车型(如轩逸、CR-V)常被视为“蹭热度”。
本质:这种对标实为“市场教育”的捷径——借助成熟产品的用户认知,降低新产品的解释成本。
新势力逻辑:对标=宣战

新能源车企的对标(如蔚来ES8对标宝马X5、比亚迪海豹对标Model 3)是价值坐标系的重构:
特斯拉用“续航+自动驾驶”重新定义豪华;
理想用“家庭场景”解构传统SUV的越野标签。
结果:2023年,中国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销量中,新势力占比超40%,BBA份额首度跌破50%。
二、自主品牌的“对标进化论”
阶段1:跟随者(2010-2015)

策略:参数对标(如吉利帝豪“比朗逸多10%轴距”)。
局限:陷入“性价比陷阱”,品牌溢价难突破。
阶段2:挑战者(2015-2020)

策略:技术升维对标(如领克01用CMA架构对标CR-V的“安全冗余”)。
突破点:沃尔沃背书+终身质保,破解“合资更可靠”认知。
阶段3:规则制定者(2020-至今)

策略:场景对标(如理想L9定义“全家出行”新标准)。
典型案例:腾势D9通过“混动续航+航空座椅”颠覆GL8的商务场景垄断,2023年销量反超GL8达11.8万辆。
三、高段位对标的三大法则
选对战场:在对手的护城河外开辟新赛道

小米SU7对标Model 3,但聚焦“生态互联”(手机/家居/车机无缝衔接),避免硬拼自动驾驶。
数据:SU7发布72小时内,小米IoT设备新增绑定量同比提升300%。
降维打击:用新指标解构旧权威

传统豪华车:品牌历史+零百加速;
新势力豪华:智能座舱迭代速度+用户社群活跃度(蔚来APP日活超BBA官网总和)。
认知锚定:将对手符号化为“旧时代代表”

问界M7宣传“比汉兰达多30%续航”,实则在用户心智中将丰田与“燃油车落后”绑定。
效果:2023年中型SUV市场中,混动车型份额首超燃油车(52% vs 48%)。
四、警惕对标的“反噬效应”
参数对标陷阱

某新势力宣称“续航超Model Y 50公里”,却因真实续航缩水30%遭维权——硬指标需经得起实测。
品牌势能落差

极氪001对标保时捷Taycan,但40万级用户更看重“社交认同”,而非纸面性能。
场景错位风险

五菱宏光MINI EV早期对标老年代步车,后因“年轻人首台潮玩”定位才爆发——对标对象需与真实用户画像匹配。
五、结语:对标是镜子,也是破壁器
镜子:反映行业现状(如比亚迪年销300万辆后,特斯拉开始对标其成本控制能力);
破壁器:华为问界用“智能驾驶对标L3”倒逼BBA加速电动化。
真正的战略家从不畏惧对标,因为他们深谙:“所有伟大的颠覆,最初都被视为不自量力”。当小米SU7的订单量超越Model 3首月纪录时,雷军的那句“对标是为了超越”或许正是新时代的最佳注脚。

作者: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杏耀注册登录官方平台 版权所有